精神長“個頭”,生活才能有奔頭。今年3月,在村民主評議會上聶亞平領了黑旗,在聯戶組長聶曉峰的不斷鼓勵和幫扶下,他鼓起干勁兒逐步轉變?yōu)樽蠲烂撠毠詰?,成了村民身邊的典型?/div>
聶曉峰只是該縣眾多聯戶組長中的一員。為打通鄉(xiāng)村治理最后環(huán)節(jié),解決好干部想管管不好的事情、彌補扶貧想補補不了的短板,2017年年底,內鄉(xiāng)縣開展“三帶五聯奔小康”活動,以五戶為一組,組建由“黨員干部、社會能人、致富能手”帶動的聯戶組,聯戶組長組織群眾“聯學、聯幫、聯保、聯爭、聯創(chuàng)”,建立起“農戶—聯戶組—村民小組—村黨支部”四級工作網絡。
目前,內鄉(xiāng)全縣16個鄉(xiāng)鎮(zhèn)288個行政村共成立聯戶組25493個,覆蓋128661戶514035人,通過講習扶貧政策、評議脫貧做法,積分兌換獎勵等措施,激發(fā)了基層組織和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。
每月月底,在王店鎮(zhèn)河東村,由村干部、聯戶組長、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代表組成的11人評議小組,都要到貧困戶家中了解生活和工作狀況,并根據情況現場打分、錄像留痕。這是村里每月一次的“三帶五聯評議會”,勤儉持家、戶容戶貌、誠實守信、尊老敬老等都是評議內容,做得好發(fā)紅旗,做得差發(fā)黑旗,得紅旗的貧困戶還能得積分,憑積分在“愛心超市”兌換生活用品。
公正透明的評議活動讓貧困戶有了榮辱意識,長了脫貧致富的志氣。“有力氣躺著混吃等喝的人,誰都瞧不起!”該村65歲的貧困戶何永固說,“雖然歲數大了,但我有雙手,每天去扶貧車間干點活。搞評議我贊成,而且次次拿紅旗。”
比干勁講正氣樹新風,僅兩個月,全縣就評出紅旗4000余面,黃旗4000余面,黑旗2000余面,整改轉化率80%以上。
不僅“評”還要“講”。7月以來,內鄉(xiāng)縣在各村建立“講習所”,要求每月至少辦一次活動,每次活動都要明確主題,話黨恩、講政策、樹典型、激勵先進、鞭策后進,實現對貧困戶的志智雙扶。
如今在內鄉(xiāng)縣,群眾勤勞致富的多了,好吃懶做的少了;精神風貌向上向善的多了,不良風氣少了。
內鄉(xiāng)縣委書記李長江表示,通過建立“聯戶組”,延伸了基層治理單元,充分體現了小方法、大導向,小單元、大作為的治理特點。下一步,內鄉(xiāng)縣將深入推進“聯戶組”在脫貧攻堅和促進鄉(xiāng)村振興中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。③9